富二代许世勋:留下420亿遗产,不分独子一毛,是爱还是心狠?_许爱周_家族_许晋亨

舐犊情深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之一,因此当人们面临生命的终结时,通常会选择将自己的遗产传给子孙后代,希望在自己离开之后,家族依然能享受到曾经拥有的优渥生活。可是,事情并非总是这样,亦有些人在临终时做出了不同的选择,他们将遗产转交给他人,而不是自己的后代。比如香港的“船王”家族,许世勋便是其中一位与众不同的例子。

许世勋,作为香港船王家族的传奇人物,一生经历可谓充满了励志的色彩。出生于富贵之家,但他从不以富二代的身份为傲,相反,许世勋身上展现出一种难得的吃苦耐劳的品质。他继承了父亲许爱周的商业帝国后,不仅成功维持了家族事业,更让其发展壮大,超越了父辈的成就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许世勋在临终时的遗嘱,竟将420亿的遗产全部交给了家族基金打理,而自己唯一的儿子——许晋亨,却一个子儿都没得到。这一决定让人疑惑不解:难道许世勋不爱自己的儿子吗?为何不将财富留给他?

展开剩余80%

答案或许要从许世勋的父亲——许爱周的故事说起。许爱周于1881年出生在广东省博立村的一个贫困家庭,父母皆为农民。家庭的贫困使得许爱周的童年并不幸福,他甚至未能完成小学学业便不得不辍学,生活的重担早早压在他年轻的肩膀上。尽管如此,许爱周并没有放弃改变命运的希望。看到儿子眼中对知识的渴望,许爱周的父亲决定放弃农业,转行经商,带着10岁的许爱周进入了商业领域。虽然父子二人初出茅庐,商业上毫无经验,但他们依旧敢于冒险,在香港的码头开了一家小杂货铺。经过艰苦努力,许爱周与父亲逐渐积累了些许财富,并开始扩展商业帝国,渐渐拥有了40多家商铺、楼宇等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们的商业版图不断扩大,到了1930年代,他们成为了香港的知名富商。

然而,真正使许家走上辉煌的,是在沿海大潮开放的机遇下,父子俩成立了“顺昌航业”,并投资购买了几十条货轮,开启了艰难却又充满机遇的航运生意。许爱周以及他的父亲深知,这项事业并非一帆风顺,艰难的日子常常让他们一整天都没法吃上一口饭。即使从贫苦家庭起步,许爱周依然挺过了这些困境,并通过艰苦奋斗在广州航运界站稳了脚跟,最终与包玉刚、董浩云等人并列“香港四大船王”。

新中国成立后,许爱周带着家族进入香港,并成功将家族的商业版图扩展到这片新的土地。随着家族事业的不断壮大,许爱周成为了香港的重要商界人物。直到1966年,许爱周因病去世,这时他将家族的商业帝国交到了许世勋的手中,要求他继承家族的地产事业。在继承家族产业后,许世勋更是竭尽全力,提升许家的商业影响力,使得家族产业在香港的航运、地产等行业中遥遥领先,成为名副其实的豪门。

尽管许世勋身为一个富二代,他对财富和物质的需求却十分低调。在他眼中,富贵并非天生,而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辛勤工作。他从小就很懂事,不仅勤奋好学,还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挑灯苦读,力求提升自己。在许世勋身上,许爱周看到了家族的未来和希望,他也因此对儿子充满了信心。

然而,许世勋的儿子许晋亨,却并未如父亲所期待的那样展现出应有的责任感与努力。尽管许世勋对他宠爱有加,然而许晋亨在成年后,却显得过于放纵自己,享受着奢华的生活,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。与许世勋曾经的艰辛奋斗不同,许晋亨仿佛无法理解家族事业的来之不易。令人意外的是,许世勋为了确保家族产业不至于断裂,甚至为许晋亨安排了一门与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女儿的婚事,试图通过政治联姻为许家注入新的活力。

然而,这段婚姻并未如许世勋所愿,许晋亨不仅未能承担起家族事业的重担,反而还沉迷于奢侈的生活和不理智的选择。最让许世勋痛心的是,许晋亨最终还与港姐李嘉欣发生了关系,甚至带她回家见父母。许世勋虽然年老体衰,但依旧不愿轻易放弃对儿子的期望。

然而,事与愿违,许晋亨在婚后并未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,反而陷入了更加不成熟和自私的选择中。面对如此“堕落”的儿子,许世勋深感自己的心力已竭,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——将420亿遗产交给了信托基金公司打理。

在许世勋的遗嘱中,徐晋亨虽然是家族唯一的继承人,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遗产。他每个月只能从家族基金中领取200万港币的生活费,远远低于他作为许家三代富二代应得的待遇。这一决定震惊了整个香港社交圈,许晋亨和李嘉欣的生活顿时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,成为了“只能靠利息过日子的富三代”这一标签的代表。

许世勋的做法,虽然让人意外,但也深刻体现了父母为子女的深远考量。看似残忍的决定,其实是许世勋为了保护家族百年基业、避免其最终毁于一旦。虽然徐晋亨无法直接继承家族遗产,但他仍然可以从基金中获得稳定的生活支持。而许世勋的这一决定,或许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,给家族的未来留下一丝希望。

发布于:天津市